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正文

如何正确使用艾灸

 【发布日期:2020-02-17】 【字号: 】 【关闭此页


艾灸用于预防传染病自古有之,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首次提出灸疗预防传染性疾病,他在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八十九·灸例第六》一节中指出:“凡人吴蜀地游宦,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,勿令疮暂瘥,则瘴疠、温疟、毒气不能著人也。”这里的“瘴疠、温疟、毒气”也就是现代所认为的传染性疾病。同样取艾放于室内或者熏蒸,具有杀虫、除毒气、避瘟疫的作用。现在国内蔓延的新冠状病毒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,预防是关键。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能,可以补足正气,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,起到扶正祛邪、回阳防疫的作用。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、预防瘟疫的作用,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的传染性、流行性疾病的多种细菌、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。

一、如何正确的在家使用艾灸消毒

首先将提前准备好的艾绒搓成条状,将艾条点燃后放在耐高温的容器里,然后将装有点燃艾条的容器放在房间的角落,大约10—15min。研究表明,艾叶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14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,对流感病毒、孢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艾叶的气味清香,燃烧后的艾叶气味清香,无刺激。


二、灸治未病

《皇帝内经》中有“有灸治未病”的说法,《医学入门》亦说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”。艾灸相应的穴位,能治病防病。有行气血、祛寒湿、温经止痛、增强免疫力的功效。下面是常用的穴位及作用:

1、艾灸迎香(鼻翼外缘中点旁,鼻唇沟中)、印堂穴(在额部,两眉头之中间)疏散风热、宣通鼻窍。

2、艾灸关元(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下3寸)、气海穴(脐中下1.5寸)可使人胃气盛,阳气足,精血充,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,病邪难犯,达到防病保健之功。

3、艾灸神阙(在腹部中央,肚脐处)可以健脾和胃、升清降浊,通利三焦、利水消肿,调理冲任、温补元气。

4、艾灸足三里(在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)可促进消化,加快毒素排出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
5、艾灸涌泉(在足底部,卷足时前部凹陷处)可以起到强身健体、益寿延年、补肾壮阳、养心安神的功效;(注: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慎用!!!)

6、艾灸脾俞(在背部,当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、胃俞(在背部,当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可以提升脾胃功能,有健脾益气、帮助消化、提升正气的功效。

8、艾灸命门(在腰部,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)、肾俞(在腰部,当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可以治疗腰酸疼痛,温补肾阳,提升正气。

温馨提示:在使用艾灸时,请注意避免引起火灾,在使用完毕后,用水将燃烧的艾绒完全熄灭。


  • 服务热线:
    0835-2230001
  • 电子邮箱:
    yaan_zhiji_fuyi@163.com
  • 医院地址:
   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育才路132号
  • 邮政编码:
    625000

栏目导航:网站首页 >> 健康教育 >> 内容页

如何正确使用艾灸

【发布日期:2020-02-17】


艾灸用于预防传染病自古有之,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首次提出灸疗预防传染性疾病,他在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八十九·灸例第六》一节中指出:“凡人吴蜀地游宦,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,勿令疮暂瘥,则瘴疠、温疟、毒气不能著人也。”这里的“瘴疠、温疟、毒气”也就是现代所认为的传染性疾病。同样取艾放于室内或者熏蒸,具有杀虫、除毒气、避瘟疫的作用。现在国内蔓延的新冠状病毒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,预防是关键。通过艾绒燃烧产生的热能,可以补足正气,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,起到扶正祛邪、回阳防疫的作用。现代研究证明艾烟有防病、预防瘟疫的作用,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的传染性、流行性疾病的多种细菌、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。

一、如何正确的在家使用艾灸消毒

首先将提前准备好的艾绒搓成条状,将艾条点燃后放在耐高温的容器里,然后将装有点燃艾条的容器放在房间的角落,大约10—15min。研究表明,艾叶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14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,对流感病毒、孢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艾叶的气味清香,燃烧后的艾叶气味清香,无刺激。


二、灸治未病

《皇帝内经》中有“有灸治未病”的说法,《医学入门》亦说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”。艾灸相应的穴位,能治病防病。有行气血、祛寒湿、温经止痛、增强免疫力的功效。下面是常用的穴位及作用:

1、艾灸迎香(鼻翼外缘中点旁,鼻唇沟中)、印堂穴(在额部,两眉头之中间)疏散风热、宣通鼻窍。

2、艾灸关元(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下3寸)、气海穴(脐中下1.5寸)可使人胃气盛,阳气足,精血充,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,病邪难犯,达到防病保健之功。

3、艾灸神阙(在腹部中央,肚脐处)可以健脾和胃、升清降浊,通利三焦、利水消肿,调理冲任、温补元气。

4、艾灸足三里(在小腿前外侧,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)可促进消化,加快毒素排出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
5、艾灸涌泉(在足底部,卷足时前部凹陷处)可以起到强身健体、益寿延年、补肾壮阳、养心安神的功效;(注: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慎用!!!)

6、艾灸脾俞(在背部,当第1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、胃俞(在背部,当第1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可以提升脾胃功能,有健脾益气、帮助消化、提升正气的功效。

8、艾灸命门(在腰部,后正中线上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)、肾俞(在腰部,当第2腰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)可以治疗腰酸疼痛,温补肾阳,提升正气。

温馨提示:在使用艾灸时,请注意避免引起火灾,在使用完毕后,用水将燃烧的艾绒完全熄灭。